全球視角下的元宇宙競爭——中美日韓如何布局發表時間:2021-11-19 14:48 要說2021年科技圈、投資圈最火的一個詞,那必定當屬元宇宙(Metaverse)。 各大科技巨頭爭相布局元宇宙賽道,除了有著“元宇宙第一股”之稱的Roblox,Facebook、微軟、Epic Games、騰訊、阿里等都已入局,引得投資者、創業者紛紛跑步入場。 不僅如此,一些國家的政府也注意到了這一新興產業。
為何一些政府相關部門也積極參與其中?元宇宙資深研究專家馬修·鮑爾說過:“元宇宙是一個和移動互聯網同等級別的概念?!?/strong> 這就不難理解:既然移動互聯網可類比元宇宙,一些國家自然將元宇宙作為戰略進行布局,以進一步強化競爭優勢。 那么,在新的產業賽道上,各國都有哪些布局呢? 安信證券焦娟等分析師以體驗的升級為終點,倒推實現這種體驗所必備的要素,進而分拆出元宇宙研究框架的六大組件,并以此框架對中美日韓四個國家的布局情況作了分析研究。 這六大組件分別為:1)提供元宇宙體驗的硬件入口(VR/AR/MR/腦機接口)及操作系統,2)支持元宇宙平穩運行的后端基建(5G/算力與算法/云計算/邊緣計算)和3)與底層架構(引擎/開發工具/數字孿生/區塊鏈),4)元宇宙中的關鍵生產要素(人工智能),5)最終呈現為百花齊放的內容與場景,6)以及元宇宙生態繁榮過程中涌現的大量提供技術與服務的協同方。 具體來看: 美國:元宇宙開拓者,集中于基礎設施與功能性平臺美國的科技巨頭們在元宇宙的布局最為激進,如Epic Games創始人Tim Sweeney在2020年提出“元宇宙”概念;Roblox首次將“Metaverse”一詞寫入招股說明書;臉書CEO扎克伯格更是在今年10月28日直接宣布將公司名稱更改為元宇宙一詞中的Meta,并將公司股票代碼從12月1日起變更為“MVRS”,希望成為一家元宇宙公司。 同時,得益于在技術領域多年的積累與布局,美國在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及平臺方面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壁壘,在全球元宇宙產業的多個領域都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 美國對元宇宙的關注點集中于基礎設施與功能性平臺,其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硬件入口及操作系統、后端基建、底層架構等方面,同時在人工智能方向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硬件入口方面,2021Q1 Facebook旗下的Oculus的出貨量已經占到全球 VR/AR頭顯出貨量的75%,而2020Q1其市場份額僅為34%,僅一年市場份額已經翻倍,行業呈現出一定的向頭部集中的趨勢。 英偉達(Nvidia)在圖像處理芯片(GPU)領域具有絕對的話語權與主導權,根據《硅谷封面》報道,2019年前四大云供應商AWS、谷歌、阿里巴巴、Azure中97.4%的AI加速器實例(用于提高處理速度的硬件)部署了英偉達;市場研究公司GPU Cambrian AI Research的分析師Karl Freund表示,英偉達占據了人工智能算法訓練市場“近100%”的份額;Top 500超級計算機中近70%使用了英偉達的GPU。 后端基建方面,美國在云計算領域占有主導地位,Amazon、微軟、Google、IBM等科技巨頭在云計算領域的市占率排在全球前列。 以Amazon為例,擁有強大的云計算服務能力,目前全球90%以上大型游戲公司依托Amazon云在線托管,是全球云服務提供商的頭部公司。 人工智能方面,美國在人工算法基礎框架上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應用,Google、Facebook、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巨頭紛紛布局基礎算法框架,開發TensorFlow、MXNet、CNTK、Caffe等一批主流人工智能算法框架。 其中Google所研發的TensorFlow,是GitHub上最受歡迎的深度學習開源項目,被大量人工智能項目采納為基礎算法框架。 底層架構方面,典型案例如Unity開發的游戲引擎、Epic Games的虛幻引擎、英偉達的Omniverse硬件底層、Microsoft把虛擬體驗協作平臺Mesh直接植入到Teams中、Decentraland的經濟系統等,為元宇宙世界創作者提供了強大的創作工具,不僅應用于游戲、影視等領域,在工業化和自動化生產領域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以英偉達與寶馬的合作為例,寶馬是第一家使用Omniverse設計整個工廠的端到端數字雙胞胎的汽車制造商,Omniverse模擬出完整的工廠模型,包括員工、機器人、建筑物,裝配部件等,讓全球生產網絡中數以千計的產品工程師、項目經理、精益專家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協作,在真實生產新產品前,完成設計、模擬、優化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 中國:占據5G優勢 在底層技術上奮力追趕 未來在內容、協同方有望彎道超車1、技術方向 元宇宙概念自美國興起后,我國科技企業迅速跟進。從元宇宙的六大組件來看,中國在后端基建方面具備優勢,目前正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始逐步追趕國際巨頭: 5G在元宇宙世界中能夠提供大規模的數據傳輸支持,在使用VR等頭顯設備時能夠有效降低暈眩感。 目前全球正在逐步向5G過渡,中國在5G中占有突出的優勢:一方面得益于中國強大的基建能力,將推動5G的快速普及;另一方面華為具備定義5G標準的技術實力,具有一整套“網絡+芯片+終端”的端到端5G解決方案,為元宇宙產業的發展提供網絡層面的保障。 華為還通過河圖Cyberverse依托終端硬件產品和華為地圖數據,基于3D地圖及VR/AR的融合,再通過空間計算鏈接用戶、空間與數據,最終給華為移動終端用戶帶來全新的交互模式與視覺體驗。 中國在云計算市場的增長非??焖?/strong>,其中阿里巴巴在云計算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致力于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讓計算和人工智能成為普惠科技。根據IDC數據,2020年阿里巴巴在全球公有云IaaS市場份額中排名第三,占比為7.6%。 在AI算法方向,中國公司開始奮起追趕。百度是國內最早 All in AI 的公司,在AI領域的積累尤為深厚,基于百度大腦的百度VR 2.0產業化平臺為VR產業提供全棧式行業場景應用開發,讓企業在元宇宙中快速開辟屬于自身的新“星系”,同時提供全鏈路元宇宙內容生態和AI支撐下的元宇宙新業態。 同時,國內AI公司也在元宇宙方向有所布局,根據商湯科技招股說明書,其旗下的SenseMARS軟件平臺內含超過3500個AI模型支持全新的元宇宙體驗。 整體來看,我國目前在底層技術上仍處于跟隨與追趕的態勢,但是得益于強大的基建能力及人口規模優勢,后續有望在5G等后端基建、人工智能、內容與場景方面爆發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2、應用場景方向 國內元宇宙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to C的體驗等應用場景上,主要以社交與游戲等場景為主。典型的入局者包括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形成了相對全面的業務布局;以及米哈游、莉莉絲等公司主要從游戲切入: 騰訊是國內企業中在元宇宙方向布局最為完善,通過投資的方式在數據處理、區塊鏈、服務器、人工智能、圖像處理、虛擬場景等專業技術領域均有集中布局,包括投資Snap公司(收購WaveOptics在AR硬件企業擁有領先市場地位);對Soul的投資持股比例達到49.9%;2020年11月,騰訊音樂宣布與VR演出服務商Wave達成戰略合作;2021 年7月騰訊代理、Roblox國服版《羅布樂思》上線等; 字節跳動以社交與娛樂為切入口,借助短視頻內容與流量優勢在海內外市場同時發力。2021年4月,字節跳動戰略投資自主研發《重啟世界》(被稱為“中國版 Roblox”)產品的公司代碼乾坤,在物理引擎方向進行布局;2021年9月,收購頭部VR創業公司Pico(小鳥看看)補足硬件短板;并且在底層技術上也有所布局,曾投資AI芯片設計公司希姆計算及GPU芯片設計公司摩爾線程等; 莉莉絲正在研發對標Roblox的UGC創作平臺達芬奇,團隊規模約100-200 人;發米哈游組建了米哈游研究中心,推出虛擬偶像及鹿鳴產品,在現象級開放世界RPG游戲《原神》展示出強大的開發實力,并出資8900萬參與Soul的私募配售。 芒果超媒集團內子公司芒果科技發布首批數字藏品。根據官方公眾號,在11月12日上海芒果廣場MCity運營啟用活動中,芒果科技發布紀念版數字藏品,將芒果廣場項目建設共計3232天中的3232張照片拼接合成了數字藏品,用于紀念芒果廣場MCity啟用,首次推出芒果廣場限量數字藏品188份。 此外,目前已有眾多公司或機構入局虛擬數字人,且技術的仿真效果更加成熟, 如入學清華的首個AI虛擬學生“華智冰”、阿里的AYAYI、抖音UP 主柳夜熙、科大訊飛推出的虛擬人交互平臺1.0等。 韓國:政府強力引領 虛擬數字人領域獨樹一幟韓國于1998年提出實行“文化立國”政策,由政府發揮宏觀調控和引導作用,鼓勵產業升級創新,為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營造了積極的氛圍,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韓國文化作品的質量及創新力。 韓國政府在對待元宇宙的政策上也幾乎延續了相關政策,采取了較為積極的支持政策: 政府牽頭成立“元宇宙聯盟”,旨在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合作,在民間主導下構建元宇宙生態系統。同時韓國數字新政推出數字內容產業培育支援計劃,共投資2024億韓元(11.6億),其中XR內容開發支援473億韓元(2.7億元)、數字內容開發支援156億韓元(0.89億元)、XR內容產業基礎建造231億韓元(1.3億); 首爾將成為首個元宇宙城市。首爾市政府于11月3日宣布將建立元宇宙平臺,計劃以虛擬世界提供城市公共服務。據韓聯社報道,項目計劃耗資39億韓元(約合330萬美元),是市長吳世勛“首爾愿景2030”計劃中把首爾打造為未來之城的內容之一。 這一元宇宙政務平臺名為“Metaverse Seoul”(元宇宙首爾)。首爾市政府表示,“元宇宙首爾”將逐步實現市民和企業服務虛擬化,如舉辦虛擬跨年儀式、設立虛擬市長辦公室以及提供金融技術、投資和“大學城”項目虛擬服務。 其次在技術領域,韓國以三星為代表的企業在相關技術領域布局多年,是元宇宙的主導力量,目前在“虛擬數字人”方向的技術較為強大。 2020年三星旗下創新實驗室STAR Labs獨立開發的“人工智人(Artifificial Human)項目NEON在CES2020上正式展出,NEON能夠向真人一樣快 速響應對話、做出真實的表情神態,且每次微笑都不盡相同,可以構建機器學習模型,在對人物原始聲音、表情等數據進行捕捉并學習之后,形成像人腦樣的長期記憶。 以AI為關鍵技術,CORE R3平臺、SPECTRA平臺幫助NEON實現沉浸式體驗。CORE R3平臺在行為神經網絡、進化生成智能和計算現實領域,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整體來看,韓國在“虛擬數字人”方向的應用已經相對較為成熟,與其成熟偶像工業相結合具有非常多的應用場景。 SKTelecom(SK電訊)開發基于AR的App,用戶可以設計自己的AR形象并放在現實場景中拍攝照片、視頻,還與眾多K-POP明星聯名推出明星AR形象,使用體積視頻捕捉技術,允許用戶與偶像隨時隨地合影留念。 游戲企業NC soft推出的元宇宙平臺,特別為K-POP粉絲們提供了服務,如“Private Call”,用戶可以收到深度學習生成的藝人的語音信息,還可以自由裝飾偶像成員的3D角色、跳舞等動作。 韓國Snow公司推出的ZEPETO社交類產品,目前擁有2億名使用者。其中有90%來自海外,80%的用戶是10多歲的青少年。2020年9月,ZEPETO上舉行了韓國偶像“BLACKPINK”的虛擬簽名會,超過4千萬人參加。ZEPETO還與時尚名牌Gucci、Nike、Supreme等時尚大牌聯名推出了虛擬產品。 日本:ACG產業積累深厚,IP資源豐富日本元宇宙方向的技術布局主要圍繞VR硬件設備及游戲生態展開,索尼與VR開發商Hassilas擁有Playstation主機系統和游戲生態,旗下的PlayStation VR的全球銷量排名行業前三;并在2020-2021年兩次投資Epic Games,在虛幻引擎等技術方面有所布局;索尼還推出了《Dreams Universe》,用戶可以在其中進行3D游戲創作、制作視頻,并分享到UGC社區。 在應用層面,背靠深厚的ACG(動畫、漫畫、游戲)基礎,日本在充分將元宇宙世界與動漫形象進行結合,以實現更好的虛擬化效果: 2021年8月5日,Avex Business Development跟Digital Motion成立 Vitual Avex,計劃促進現有動漫或游戲角色,舉辦虛擬藝術家活動,以及將真實藝術家演唱會等活動虛擬化。 2020年3月,任天堂發布《動物之森》系列第7部作品,與之前的《動物之森》系列相同,每個用戶占據一座荒島,可以訪問其他用戶的島嶼;可以設計自己的衣服、招牌等道具。 此外,從娛樂等應用場景向外延伸,日本目前已經將相應的技術應用在演出及會議等領域。 注:本文內容主要摘錄自安信證券研報《全球視角下的元宇宙競爭——中美日韓元宇宙發展與布局各有千秋》
文章分類:
行業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