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AI!人工智能真的能模擬李白杜甫作詩嗎?

發表時間:2021-09-07 13:57

從智能駕駛汽車到智能語音,從機械手臂到臉部識別,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們一直在探討一個問題:AI的邊界究竟在哪里?上周,江蘇衛視《超腦少年團》播出之后,AI作詩引發觀眾熱議。

節目中,“超腦少年”訓練AI,在24小時內模仿李白、杜甫的風格,完成了現場即興作詩。雖然與“本尊”比,AI作出的七言絕句“稍遜風騷”,但少年們對復雜任務的處理能力還是令人嘆為觀止?!癆I真的太神奇了,現在我們對它的研究還只是冰山一角,期待未來有更多、更神奇的人工智能產品出現?!薄笆畮讱q的少年已經能夠訓練AI了,而我連代碼都看不懂,這就是差距!”觀眾紛紛表示,但也有網友提出疑問,人工智能以后真的就能模擬李白杜甫作詩了嗎?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AI,24小時“跑”出李杜詩篇


用AI模仿古人作詩,其實在業內引發過不小的討論。有人認為,只要對人工智能加以訓練,是完全有可能重現古代文豪風貌的。但也有人認為,即便AI能寫出詩句,也只是形似神離,如同嚼蠟。而在《超腦少年團》中,“小浪花隊”和“小腦瓜隊”,則用24小時的時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節目中,魏坤琳和伊能靜分別給出關鍵詞“萬里”和“輕舟”。少年們在十分鐘的時間內,用已經訓練好的AI,依據這兩個關鍵詞各生成了五首詩歌。他們的表現,也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

“‘小腦瓜隊’的作品,看得出來,他們對杜甫的詩歌還是下過一點功夫的,整體是能夠體現杜甫比較沉郁的風格的?!蹦暇煼洞髮W唐宋文學教授俞香順評級道:“而‘小浪花隊’的作品,我覺得把情緒傳達的比較到位,我們可以看出那種很輕松的、很愉悅的情緒。從總體風格來講,和李白的風格也是比較接近的?!?/p>


“確實已經有那味兒了。不仔細推敲的話,有一些詞句還真的挺有風骨的?!薄叭绱她嫶蟮恼Z料數據,居然能在24小時內處理完成,且能夠精準匹配模仿,AI的潛力確實無窮大?!庇^眾感嘆道。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科技的進步,永遠離不開人的作用。就像魏坤琳所說:“我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善用AI人工智能這個工具,能夠作出更偉大的事情。希望終于有一天,AI能夠足夠的聰明來展現出世界的樣貌,處理好現實的問題,為人類的生活和發展作出貢獻?!?/p>


AI寫詩并非新鮮事物,微軟小冰曾出版過詩集


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不論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暮肋~,還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婉約,不論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刻骨深情,還是“肝膽洞,毛發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的男兒義氣,詩詞伴隨著中華文明走過了五千年的風雨歷程。


據記者了解,AI寫詩并不是剛剛出現的新鮮事物。前些年,微軟小冰就開始嘗試AI寫作,精選300多首出了一本紙本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在市場上賣得很好,微軟小冰的寫作類型為現代詩,這次節目上少年們用AI寫作的是舊體詩,但這其實沒有什么本質不同,只要機器掌握了詩歌體裁規律,寫作一首符合形式的詩歌,并不難。


其實不只AI詩歌,AI小說、AI散文這些年也有不少實踐,但目前僅止于實驗性質,效果并不理想??梢哉f,文學可能是抵御技術宰制最堅固的堡壘,它用復雜的人性、紛繁的秩序、多元的價值,構建了一個浩大的體系,抵御了“計算”的入侵。


正如專家學者們普遍指出的,AI寫詩相比于人的寫作,還是稍遜一籌。這主要是人工智能自身的屬性所決定的。人工智能本質上是一種機器學習,機器學習是歸納的過程,歸納是根據以往的所有數據進行總結,最終輸出的結果,不會超過其所掌握的所有資料。而且,數據是一堆沒有生命力的字節,AI能做到的,只能是根據通過學習總結的規律,對這些字節進行重新組裝,而不帶任何感情與情緒。


但寫詩,本身是一種文學創作,是一個演繹的過程。創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除了要掌握押韻、平仄、對仗等基本形式要素,還要傾注感情、價值與想象力。詩作里見思緒、見人品、見性情、見胸懷。寫詩是個感情事件,絕不是簡單的文字裝置。這是人工智能所達不到的。


多說一句


創作詩歌不難,難的是情感表達


詩詞為什么有如此強大的精神感染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情感與音律的共振式表達。我們知道詩詞都是有一定格式限制的,這些限制包括字數、節拍(律)、合音(韻)等,這些限制使句子具有音樂美感。另一方面,每一首能夠傳承下來的名篇佳作都充滿了作者的真情實感,因此很容易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代入感?;谠娫~的上述特點,詩詞創作具有極高的挑戰性,只是極少數才情俱佳的詩人才能寫出打動人心的作品。想要機器寫出一首好詩來,還是很困難的。


詩歌寫作不是簡單的技術輸出,最重要的是情感與價值觀的輸出,這也是為什么機器可以寫新聞,而寫不了詩歌的原因,也是AI為什么寫不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原因,因為他們沒有李白的襟抱,也沒有杜甫的關懷。中山大學特聘研究員程羽黑就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沒有“審美”,“我們讀一首詩時,會體會詩句背后的隱喻。但人工智能寫的詩,即使有漂亮的句子,也只能是模仿人組合字句,不可能有隱喻,沒有背后的所指?!彼€說道,“詩歌主要是情感,人類的情感機器人是無法計算的。人工智能寫的只能是低層次的類型文學,很容易代替郭敬明,但永遠代替不了李白杜甫?!?/p>


雖然微軟機器人“小冰”已經能創作出現代詩歌,機器人“小詩機”還能為風景照“即興創作”七言絕句,但我們必須清楚,只有具備情感共鳴與社會寄托,才可能寫出真正的文學作品,而這些,是“技術”永遠無法完成的。

文章分類: 行業資訊
分享到: